乌桕大蚕蛾

乌桕大蚕蛾,Attacus atlas,翅长90-105mm,体长30-40mm。是蛾类中最大的种类;体翅赤褐色,前翅顶角明显突出,钝圆形,前、后翅的内线和外线白色,内线内侧和外线外侧有紫红色线与白色线并行,两线间杂有粉红色及白色鳞毛;中室端部有较大的三角形透明斑,雄蛾的透明斑略窄于雌蛾,斑的外围有棕黑色轮廓,前翅透明斑的前方有一个长圆形小透明斑;前、后翅外缘部位黄褐色,并有较细的波浪状纹:前翅顶角粉红色,内侧近前缘有月牙形黑斑一块,黑斑下方桔黄色兼有紫红色纵条纹,黑斑与紫红色条纹间有齿状白色纹相连;后翅内侧棕黑色,内线与外线形成耳状半环形纹,外缘黄褐色并有黑色波浪状端线,黑色线内侧有并行的黄褐色线,围绕着近三角形黑褐色点。前、后翅反面斑纹与正面相同,色彩偏桔黄,鳞毛也较长。

雄外生殖器上的爪形突粗壮,端部分为双钩形,向两侧下方弯曲,背兜及颚形突不明显:抱器短粗,近端部有沟形裂痕及条状板块,抱器腹臂形,端突宽大并分为4瓣;阳茎环突起,四周光滑;阳茎粗壮,前后近乎相等,盲囊处向外突出。阳茎端有两个明显的角形突,两侧有不规则的白齿数个。

寄主:乌柏、樟、柳、大叶合欢、小檗、甘薯、狗尾草、苹果、冬青、桦木、泡桐、海桐、小叶榕、木荷、黄梁木、油茶、余甘、桂皮、枫、石榴、千斤榆属、重阳木、茶、栓皮栎等。
分布:湖南、福建、江西、广东、海南、贵州、广西、云南、台湾、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摘自《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五卷P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