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标本室

野生动物标本室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西部较为重要的动物标本室之一。几十年来,经过广大师生结合教学及科研采集和制作了大量野生动物标本,尤其是鸟类和兽类标本。标本室收藏标本包括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涵盖脊椎动物各个主要类群。标本类型有皮张、骨骼、全体等,保存方式以浸泡和剥制为主。馆藏标本涵盖了云南“动物王国”和临近省区大部分生态类型的动物标本,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不乏如金丝猴、大熊猫、白尾梢虹雉等明星物种,体现了本室在收集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动物资源的特殊地位。2000年12月12日昆明海关将一批查缴的走私野生动物物品移交给学校,丰富了标本馆的收藏。截至2018年5月,动物标本室标本种类为哺乳类8目21科学44种,珍稀兽类标本198号,鸟类18目51科190种2823号,爬行类2目6科10种,两栖类2目4科9种,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浸泡标本3万多号,其中鱼类模式标本20多种。丰富的动物标本收藏,为本校野生动物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现依托西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标本室发表鱼类的新种20多种,发表新属1属;发表论文5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12篇。

以馆藏标本为示范或研究对象已培养林学类的野保、森保、林学等专业18届本科生、15届研究生。动物标本室馆藏标本为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平台,在《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学》、《动物系统分类》、《鸟类学》以及《兽类学》等课程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动物标本室丰富的标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标本室丰富的馆藏也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海关和森林公安的动物物种鉴定提供了实物参考。动物标本室的建立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依托动物标本室,学校还参与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资助的项目——西南林学院数字标本数据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