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标本室(植物系统标本室)的前身为云南大学森林系树木标本室,由著名树木分类学家徐永椿教授于1939年创建。1939年冬,张福延(海秋)教授和徐永椿教授与冯国楣研究员一道在滇西北地区进行了第一次采集调查森林植物的活动,共采集植物标本200余号。第二年做了四个标本柜分科储藏,这是西南林学院森林植物标本室的雏形。
1940年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郑万钧教授从法国带回欧洲植物标本约40份,1940年又接纳了西南联大迁回北京前留下的数百份副号标本;1948年夏至1949年春,徐永椿教授在台中农学院任教时采集并带回的400多号植物标本,这使我校森林植物标本室成为大陆上收藏台湾标本最多的标本室。50年代,著名植物学分类学家秦仁昌教授多次带领学生到滇西、川西地区考察,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并通过方文陪先生获得三千余号四川植物标本。徐永椿教授还从北京植物所翻拍了1800余张著物标本照片及模式标本照片,为标本室增加一项重要的内容。著名竹类专家薛纪如教授自来云南大学任教后在历年各种考察活动中不惜艰辛,采集了大量的标本。上述著名专家、学者均为标本室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重大贡献。
著名已故学者蔡希陶、王启无、任伟、孙必兴、郭荫卿、何丕绪、毛品一等人为森林植物标本室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伍聚奎、曾觉民、王从皎、王仁师、李文政、李乡旺、樊国盛、诸葛仁、李德铢、杨宇明、辉朝茂以及从事树木学教学的尹五元、邓莉兰、王红兵、覃家理、李双智等教师及标本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为扩大标本收藏量和收藏范围、装订、整理和鉴定标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植物标本室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收藏种类最多、收藏量最大的植物标本室之一。其收藏范围已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多个国家,植物类群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到单子叶植物,收藏量近20万份,形成以收藏西南地区树木标本、壳斗科标本和竹类标本为主要特色。现藏有高等植物288科,2006属,5000余种。其中壳斗科标本就藏有7属,260种,近4000份;竹类标本约35属,近500种,15000份;蕨类植物44科99属2000余份;珍藏有300多种模式标本。也是全国壳斗科植物和竹亚科植物收藏种数最多、最全、且数量最大的标本室之一。
植物标本室已被国际植物分类学会注册认可,代号为“SWFC”,并列入《全国标本馆介绍目录》和《国际标本馆名录》之中,是全国拥有10万份以上47个植物标本馆中的前十名。标本室每年接待前来查阅标本、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及参观的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友人及学生在1500人次以上。
丰富多样的植物标本为植物区系研究、专科、专属研究和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等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培养与植物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和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并为的《云南树木图志》、《中国植物志》、《中国树木志》、《云南植物志》、《云南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竹类培育与利用》、《树木学(南方本 )》、《云南商品材薄木手册》、《思茅地区主要商品材树种手册》等科学专著和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